遭遇“医托”

发布时间:2019-01-28 本文来源:宣传科 作者: 系统

曾祥玉

星期一上班,门诊大厅里总是人山人海。

那天我在普通门诊分诊,一大早,一对衣衫褴褛的中年农村夫妇神色慌张的走向我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:“护士,我们被骗子骗了……”

安抚他们的情绪后,我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位完整地给我叙述一遍。原来,这对夫妇天不亮就从偏远的乡下坐车来毕节,几经周折,才风尘仆仆地找到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,怀揣着几天前把家里农耕数年的老黄牛卖了攒的钱,准备治疗身患并忍耐多年的疾病,排队时,结果却在门诊大厅就遇到了几个“热心人”,要给他们介绍一个医药费廉价又包治百病的“神医”。家庭贫寒的他们信以为真,加之就医心切,便在“热心人”的引领下,穿过大街小巷找到了所谓的“神医”,花了两千多元钱买到了“神医”所开的神丹妙药。在他们满怀希望准备回家时,突然听人说,这种情况自己也被遭遇过,钱花了,但却治不好病。听后,夫妇俩才知道被骗了,茫然中,束手无策的他们只好回到医院来咨询。

看着失魂落魄的夫妇俩,我除了对“热心人”的愤怒,更多的是对就诊患者的怜悯。我给夫妇俩讲了正常的就诊流程,然后叫他们打医院保卫科的电话。

无独有偶,前段时间,我一个高中同学打来电话说,让我带她一个堂哥看病,说是之前她堂哥来我们医院看病,在门诊大厅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“热心人”,“神医”给开了药回家服了一段时间,病情不但不见好转,反而变本加厉,而且身上长了大片斑疹。由于人生地不熟,他再次来的时候再也找不到那个“热心人”和“神医”。

在门诊工作的日子长了,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,我也渐渐的理解并明白这样的“热心人”即是“医托”。他们受雇于一些不健全的医疗机构或自称的“神医”,其不正当的医疗行为,不但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,而且延误病情,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双重打击。“医托”一般在医院门口或大厅就开始寻找目标人群,他们会根据衣着,口音,外貌等来辨别是不是外地人,是否老实憨厚,如果是此类人群便被“锁定”,然后“医托”就会采取与你搭讪,和你说医院的弊端等等,最后引导患者去其他医院看病,专门骗农村不知情的患者,致使一些不明真想的患者屡屡上当受骗。

门诊楼层多,保安人员往往防不胜防,科主任、护士长为此殚精竭虑,绞尽脑汁,更为无奈的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,惩治医托缺乏力度,即使发现“医托”行骗送至派出所,也只能做做笔录,所获的“报酬”够不上诈骗金额数目无法立案,多数情况只能对其教育规劝。这样一来,反而造成“医托”人员、团伙的有恃无恐,屡禁不止。

记得有一次,一个同事的亲戚来医院看病,在等候就诊的时候被一个“医托”“盯”上,正在搭讪时被同事看见后便上前阻止,结果却被“医托”就找来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员上前威胁恐吓这名同事。

保护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,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,而要打击“医托”,相关部门应拿出相应的措施,并加大对“医托”在医疗机构“活动”的监督管理力度,医院应对医院周边“医托”的情况进行摸索,收集“医托”扰乱正常医疗秩序和涉嫌诈骗的案件线索,及时汇总并通报给相关机构。另外,还应强化宣传,努力提高患者安全就医意识,作为医护人员,我们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基础上,耐心指导病人就医时记得温馨提示患者按正常秩序就医,引导患者不要听信其他不明身份人员的谗言,在医院大厅及患者相对集中、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“慎防医托”的醒目标牌,在大厅及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,以便于调取医托行骗的证据。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“医托”,可由辖区派出所在医院大厅醒目位置对其进行照片“曝光”,以免更多患者上当受骗,如此,既可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,也可保障患者生命财产安全。

[核稿:周文波  责编:杜魏岑]